原標題:重慶電線電纜廠制造業陷困境 :過度競爭 產能過剩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國,然而,在頭頂“世界第一”的光環之下,國內電線電纜行業卻存在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低和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多重問題。
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注意到,國內的電線電纜制造企業已開啟布局轉型,尋求新的機遇,或是跨界進入新能源和軍工領域,或是被兼并重組,或是玩 “互聯網+”概念等等。然而,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規劃,在非洲大陸潛藏著對電線電纜強烈的市場需求,這似乎是電線電纜行業通往藍海的一條潛在道路。
過度競爭 產能過剩
目前,電線電纜制造業占據著中國電工行業四分之一的產值,也是機械工業中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產業,產業處在成熟期的發展階段。但綜合來看,相較于歐美日等國家,我國的電線電纜行業仍走在粗放式發展的道路上,“大而不強”的問題凸顯,尤其在品牌管理和新技術研發、應用等領域有待提高。
截至2014年5月,我國電線電纜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約5000家,其中電線電纜行業中產值在500萬元以上企業共有3775家,最大的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至2%,前十名線纜制造商合計占13%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偏低。
此外,電線電纜行業科研投入不足,高素質人才匱乏,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目前,電纜行業90%以上的產能集中在低端產品上,平均投入研發經費不足銷售額的1%,航空航天等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電線電纜行業企業數量多、競爭激烈、產業集中度低以及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已直接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
在2015年年報中,寶勝股份(8.060, 0.04, 0.50%)稱,電線電纜行業總體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且隨著“融資難”、“回款難”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行業內原有的競爭激烈格局將進一步加劇。除了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外,普遍面臨開工不足的尷尬局面,一般企業的開工率只有30%-40%,許多中小型企業甚至直接出現了待產、停產、倒閉現象。
并購重組 行業整合
在資本市場中,并購重組、兼并整合始終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電線電纜行業面對大而不強、高度分散的尷尬境地,許多企業選擇并購、重組來尋求出路。
作為一家主營電纜業務占比超過9成的上市公司,曾經的遠東電纜也算轉型較早的典型。
進入2014年后,遠東電纜轉型步伐迅速加快,當年7月更名為智慧能源(600869),經營向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技術、產品與服務轉變。此外,智慧能源還積極進行重組并購,2014年戰略性控股了艾能電力和水木源華,介入發電端和配電端;2015年,智慧能源牽手快錢,布局第三方支付體系,并入股隨時融,打造供應鏈金融平臺;2015年7月,12億元巨資收購福斯特(49.400, -0.01, -0.02%)新能源,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此外,智慧能源還投資晶眾智慧交通,收購宜能電氣,投資中翔騰航無人機業務等。
另一大型電纜制造企業,萬馬股份(002276)正圍繞電力傳輸服務大力拓展多產品多領域的布局。2016年初,萬馬股份公布定增方案,擬募資 12.6億元,其中9.6億元將用于投資I-ChargeNet智能充電網絡建設一期項目,計劃于2016-2017年,在杭州、寧波、湖州等地完成 2.3萬個充電樁建設,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網絡體系,推動公司實現從設備到網絡運營商的轉型。
與此同時,我國中部最大的電線電纜制造商金杯電工(11.760, -0.08, -0.68%)(002533)也在拓展其他領域,2016年該公司先后設立湖南云冷投資管理公司,進入冷鏈物流產業;通達股份(11.000, 0.04, 0.36%)(002560)還跨界進入了軍工領域,以尋求第二經濟增長支柱;2015年嶺南電纜100%股權作價4.25億元,賣身于智光電氣(21.250, 0.13, 0.62%)(002169)。
有券商研究員對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表示,從總體來看,國內電線電纜行業產能過剩,且自身的產業技術升級空間不大。因此,大家要在國內繼續玩線纜行業也是疲于奔命,而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由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這些傳統行業在非洲、中東等地區依舊有可拓展的市場空間。
尋覓海外市場前景
7月5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促進撒哈拉以南非洲電力發展:中國的參與》報告,該報告統計,2010年-2020年期間,中國公司鎖定的項目在54個國家中至少占37個,中國參與的電力項目超過200個,在約150個電廠和輸配電線路項目中擔任承包商;2010年-2015年期間,中國公司承建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約1/4的新電廠。預計到2030年,非洲各國在電力基礎設施方面投資多達5630億美元,其中60%會直接投資于基礎設施。
對此,有行業研究員表示,電線電纜作為基礎設施的核心部件,“走出去”有望成為一條通往藍海的潛在道路。
6月29日至7月7日,由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率領的中國政府經貿代表團在非洲對馬達加斯加和尼日利亞兩國進行了訪問,代表團與部分在非中資企業于尼日利亞舉行了座談會。同時,代表團還對中國在非部分援助、承包工程和投資項目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對中馬、中尼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其中,明星電纜(7.530, -0.01, -0.13%)作為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代表隨團出訪。
記者致電明星電纜,其副總經理楊德鑫透露,中國政府正積極支持和鼓勵中國企業投資非洲基礎設施,特別是在交通、電信和電力等行業領域,這符合中國實施的“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政策。
楊德鑫進一步透露,依靠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項目經驗,明星電纜產品現已成功進入非洲、亞洲、南美洲市場,出口至肯尼亞、乍得、尼日爾等20 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非洲市場項目占比超過26%。中資在尼日利亞充滿商機,該國基礎設施極為落后,對天然氣、電力等領域的改造需求強烈。在此背景之下,明星電纜希望借此機會進入尼日利亞市場,當地人工成本紅利空間巨大。